行业周报丨第七期

2021-11-05

1635989882800624.png

极氪官方确认陈奇加盟,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11月3日消息,吉利汽车旗下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极氪汽车官方确认,陈奇已加盟极氪,负责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此前,业界有消息称,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创始人、自动驾驶研发部原部长陈奇已于近日加入极氪,任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极氪自动驾驶业务,向CEO安聪慧汇报。(来源:财联社)

麦当劳计划用机器人和AI取代工作人员

麦当劳将和 IBM 合作用人工智能客服解决方案和语音识别取代驾车点餐人员。相关负责人称,他们会把跟顾客对话点单的员工换成一套AI语音识别系统,而在后厨炸薯条、炸鸡块的换成机器人厨师。这些自动化尝试是为了提高餐饮服务速度,优化顾客的体验。而将油炸工作这一岗位交给机器人,也能降低真人员工受伤的风险。现在,麦当劳已经在芝加哥的几家餐厅里测试了IBM开发的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已经可以处理大约80%的订单,准确率约为85%。

一种用于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摸感应"皮肤"

最近,卡内基梅隆大学与FAIR合作开发了ReSkin,一种用于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摸感应"皮肤"。这种可变形的弹性体里面有微磁粒子,搭配一个薄的柔性PCB,它基本上是一个磁力计的网格。皮肤背后的传感技术非常简单,如果向它施力,弹性体就会变形,随着它的变形,它改变了磁通量,由磁力计读取。

百度造车最新进展:集度模拟样车已进入动态测试阶段

据贝壳财经消息,集度汽车公布造车的最新进展。集度智能驾驶负责人王伟宝表示,集度SIMUCar(模拟样车)已进入到动态测试阶段。集度的智能驾驶是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到今年年底SIMUCar就能实现城市域、高速域的智能辅助驾驶。集度将加速推动可自由移动的汽车机器人在2023年量产上市。

机器人成为纽约摩天大楼的窗户清洁工

Skyline Robotics 公司开发出一款名为 Ozmo 的机器人,已经准备好上岗在纽约清洁摩天大楼的玻璃窗。该系统使用力传感器,知道玻璃有多脆弱,人工智能帮助系统保持稳定,即使在阵风条件下也是如此。同时它装有 KUKA 设计的机械臂,还有激光雷达,扫描建筑物 规划清洁路径。开发者认为机器人的上岗将减少伤亡,提高效率。

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蜻蜓机器人

佐治亚理工学院正在开发蜻蜓机器人,这是一种飞行昆虫机器人,可以像鸟或飞机一样飞行,也可以像昆虫一样在空中盘旋。它的重量不到 1 盎司(28 克),并且每次升级都变得更小、更轻。这项研究始于美国空军的 1,000,000 美元赠款,世界各地不同大学的许多教授也为这项工作做出了贡献。机器人是高度模块化的,这使得它可以针对不同目的进行定制,范围介于悬停和滑翔版本之间。机器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包括 wifi 或 gps 连接,也可以通过电话或 ipad 进行控制。该机器人有 20 个环境传感器、摄像头和 GPS 传感器,可用于跟踪室内或室外的事物。

无人机在配合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观测方面具有潜力

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无人机因其稳定高效的特点,可成为海洋观测的下一代通信基地。由于海水会削弱发射的无线电波信号,所以水下机器人需要海面基站来获取绝对位置和实时数据。但海面基站会随着海浪干扰而漂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无人机强大的悬停控制、抗海面摇摆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它可以是一个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距离海岸约1公里的海洋调查中进行通信的合适平台,并降低海洋观测作业的成本。

MIT自动驾驶船下水,可乘坐5人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可以自主移动的自动驾驶船,它能够在搭载乘客过河,即使是在湍急的水流中也能保持稳定前行,一个完整的规模的、完全自主的机器人船。周四,这款名叫Lucy的自动驾驶船“Roboat”正式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开工”,最多可舒适地搭载 5 人、来回在运河中收集废物、运送货物并提供按需基础设施。

“海绵宝宝”机器人帮科学家探测深海 

MBARI的工程师设计了海底漫游者II,以应对深海的寒冷、腐蚀和高压条件。该探测器由耐腐蚀的钛、塑料和耐压复合泡沫制成,可承受6000米(约19700英尺)深的部署。它的任务是揭示深海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帮助人们理解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这个拥有大大眼睛很像海面宝宝的机器人将承受深海的极端压力,研究海底泥浆中的动物和沉积物的碳沉积。

斯坦福大学将差分隐私AI模型训练提速10倍,将用于新冠医学影像

目前,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在差分隐私(一种保护敏感数据的关键方法)的使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使用Graphcore IPU,斯坦福团队能够将具有差分隐私的人工智能训练速度提高10倍以上,将这项被认为计算难度过大而无法广泛使用的技术转变为现实世界的可行解决方案。在使用非隐私敏感训练数据证明其应用后,斯坦福团队通过与Graphcore合作,正计划将其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CT图像,旨在揭示关于继续在全球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这个病毒的全新见解。



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内容来源于各大公众号和网站,若侵权请联系删稿,谢谢!